《農財寶典》水產版相關報道鏈接:http://www.dooland.com/magazine/article_381188.html
老周在廣州市南沙區新墾鎮搞水產養殖有很多個年頭了,在筆者提起強微水精翠的時候,雖然不善言辭,但他一直說:效果不錯。過去一年,通過這個產品調水、底改、防病,他獲得了不錯的效益。

“青蟹+對蝦+黃鱭”混養模式
老周就是新墾本地人,他在去年租了94畝塘,混養了青蟹、斑節對蝦和黃鱭三個品種,他在早春投蟹苗,清明時節投蝦苗,隔一個多左右時間再投魚苗。按照老周的介紹,由于新墾、萬頃沙地區有充足的咸淡水資源,這種混養方法在當地是主流模式,只是蝦和魚的品種選擇不同。
老周告訴記者,他的黃鱭和青蟹養殖周期為一年,春季放苗后,到11月收獲,但蝦是輪捕輪放,放入蝦苗后兩個多月開始抓蝦,每天都下地籠網,次日收獲,“一般都能抓幾十斤,多的時候超過100斤,收獲時間持續一個多月。”一旦開始抓蝦,他就陸續投入新的蝦苗,也持續投一個多月,直到差不多抓完前一批蝦為止。
一位在當地跑市場的水產飼料企業業務員介紹,這種混養的模式效果不錯,由于有魚的存在,特別是塘底有吃殘渣、動物尸體的青蟹,病蝦和死蝦會迅速被吃掉,控制病害的效果比較明顯。特別是在2013年,以“投苗后早期快速死亡”為典型特征的蝦病席卷華南,新墾地區相對不太嚴重,特別是在混養的池塘。
采訪當天,老周告訴記者,去年他賣蝦一共收入20多萬元,都是40-30支/斤規格,價格在40-70元/斤不等,賣蝦總共收入20多萬元,另外還有8萬多元的青蟹和9-10萬元的黃鱭。老周說,由于現在的魚塘是他在去年6月接手的,所以少抓了一造蝦,總結一年下來,蝦蟹的盈利都不錯,就是魚價偏低了些,只是大致保本。
使用水精翠“調水+防病”
隨著水產業的發展,除了工廠化養殖,調水和底改幾乎成了所有模式、養任何品種必備的功課。老周也不例外,而據他說,強微水精翠,是他目前所用到的同類產品中,效果最好的。
“我也用過很多菌類產品,用到水里后,效果很快,水色也很好,但是只有3-4天時間,水色很快就消褪了,水精翠至少能持續10天。”老周認為,這是水精翠最大的優點,而且其它很多產品成本要7-8元/畝,水精翠只要5-6元/畝。他的90多畝水面分為一小兩大三口,小塘用于標粗魚苗,大塘用于商品養殖,在試用后發現效果很好,他已經在所有塘都用了水精翠。
廣州市金鋒獸藥有限公司南沙連鎖店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,老周的魚和蝦都出現過發病的情況,去年高溫季節,他的蝦出現游塘、死亡現象,魚也由于消化系統病變,死了幾千尾,在使用強微的另一個產品“蝦偷樂”后,病癥很快消除。
據了解,強微水精翠和蝦偷樂都是以乳酸菌為主的產品,乳酸菌是魚蝦腸道內本就存在的有益微生物,動物吃進后,乳酸菌迅速在動物體內定植繁衍,使有害微生物無法寄生,從根本上防治了病害的發生。南沙連鎖店技術人員還介紹,目前市場上以乳酸菌為主的產品還很少,該店銷售的水精翠和蝦偷樂在當地很受歡迎。
金鋒獸藥一經理告訴記者,雖然學術界和企業都在大力普及養殖技術,但大多數養殖戶還是處于信息量缺乏的狀態,很多人養魚蝦出了問題,只能求助于各飼料店、藥店的經銷商,而由于部分人商業道德的問題,往往只會介紹利潤率最高的產品。“即便有些人開藥對癥,也要先賣一些只是略有效果的藥,讓養殖戶再多次購買,或者是對癥的藥,再搭售一堆不相干的產品賺錢。”對此,和老周一起管理魚塘的妻子甚是認可:“很多店里開的藥,頭兩次用著還不錯,但第三次過后,效果就越來越差,一個禮拜時間換了五、六家藥店都不行,還是蝦偷樂效果穩定,而且病情不會反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