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于1991年的姜峰,在三年前,來到江西進賢縣李渡鎮,開始了自己的水產養殖事業。或許是因為年輕,有沖勁,早在2010年,姜峰就放棄原來從事的鞭炮行業,開始養殖甲魚,目前他有魚塘共22口,水面總共達到160多畝。
.jpg)
看好生態甲魚 主養三年以上大魚
“今年價格還算可以,8兩-1斤規格的母魚有24-26元/斤,同等規格的公魚有35-40元/斤。”姜峰介紹,他在三年前開始看好甲魚這個品種,目標并非常規的商品魚,而是養殖三年以上的大規格魚,而且以外塘生態養殖為好。他還告訴《農財寶典》記者,在2010年進入水產行業后,他花費了三年時間,來陸續完成基建工作,本來從2013年開始要陸續賣魚、回收資金的,卻沒想到在2014年,他遇上了甲魚行情最低迷的時期,上述規格的母魚只有18元/斤,公魚24元/斤,所以到記者今年8月19日來訪時,他還有9000多只2014年投的苗存塘,總計超過18000斤魚。
養生態魚,走品牌化路線,是甲魚行業中,比較有價值的發展方向,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后,受困于市場秩序缺失、消費市場辨識度低等原因,行業中“劣幣淘汰良幣”的現象比較嚴重,特別是在江浙地區大量廉價溫室商品魚的沖擊下,以華南珠三角地區為代表的外塘多年生態魚遭遇困境,本身價值無法體現,從業者被迫退出,或者改為常規商品魚。
實際上,最近幾年甲魚行業也在遭遇巨變,特別是從今年開始,由于養殖廢水、冬季鍋爐廢氣等問題,浙江開始大量清拆溫室甲魚,相當多從業者開始轉為“外塘+大棚”模式,由于模式的改變,品質更高、溢價空間更大的品牌化思路又逐漸得到重視。
姜峰的思路恰好契合了行業發展,在苦等了三年之后,今年終于迎來了好時機,像他存塘的2斤上規格大魚,價格至少要35元/斤以上,其中公魚可以賣到40元/斤以上。
.jpg)
用了這個產品,冬棚水一樣好管
“我現在養甲魚,殘次魚比例大概只有3%,以前要達到10%。”站在自家魚塘邊上,姜峰高興地向記者介紹,按照他的養殖模式計算,這不僅意味著成本要降低7%,而且因為他養的都是三年大魚,收入增加的幅度還要更大。
姜峰向記者介紹來自宜春強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強微公司)的“改底顆粒”,由于甲魚是底棲類動物,愛鉆泥,而且吃料量大、排便量也大,商品魚塘和育苗池很容易壞底。他使用“改底顆粒”,規格500克/包,兩包可供32個育苗池(共80平方)或者4畝商品魚塘使用,5-7天用一次,底質好了,水質大為改觀,以前黑泥深厚,水里甚至還有濃重的氨氣味道,在使用“改底顆粒”之后,水質明顯改善,甲魚吃料量也提升了10%左右,而且不再出現腸炎癥狀。
“現在這一塘,我從7月20日到現在,幾乎沒換過水。”姜峰說,只是偶爾排掉魚塘底部10公分的水,再放入新水,整個水體環境非常好,證明水里的有益菌群是很穩固的。他在9月下旬,搭建冬棚前夕再做一次換水,以后就保持下去了。
除了“底改顆粒”,姜峰還使用強微“靚水素”,用兩包(500克/包)加12斤紅糖并兌100斤水,密閉發酵一個晚上,就可以直接潑灑用,水色能夠保持很久,這樣水和底都好了,即便是冬棚,也一樣好管。